乐团的facebook粉丝专页

2015年11月22日星期日

转载自东方日报:大马华乐发展

转载自东方日报:大马华乐发展

大马的华乐发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民间地方戏曲的丝竹乐队与民间艺人的弹唱开始。

最初,华乐没有统一名称,60年代始被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音乐工作者定名为华乐,这时期是萌芽期。当时,华社对华乐的认识不深,也不普及,乃至被当著唱大戏或治丧的音乐。

70年代和80年代是发展期,国內不少的校友会、会馆或青年团及剧社等都成立华乐团,例如,太平华联校友会于1973年成立华乐团,这时期的华乐团也比较有组织。1973年,霹雳留台同学会还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华乐演奏比赛,加强民间对华乐的认识。

而1974年马中建交,更开启新的里程碑,一些热爱华乐的年轻人到中国专攻华乐专业,学成后返国推动华乐前进,提升华乐水平。

在华乐工作者薪火传承和推广,迈进21世纪的今日,华乐在我国已普及,是许多独中和国民型中学,乃至国民中学的课外活动项目。

然而,大马华乐的发展模式,数十年来依旧民间推动,乐团得向民间筹募购买乐器及活动经费。由于缺乏政府的支助,乐团的软硬体、水平,目前还无法与中国、台湾、香港及新加坡等地並驾齐驱。

经济能力局限

檳城中艺音乐学院创办人赖亚来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我国的华乐团缺少政府资助,而民办的乐团要维持不容易,经费来源是关键。

他告知,中国、新加坡及台湾有政府资助,为华乐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台湾和新加坡乐团,有能力聘请五六名中国专业指导员,专司各声部乐器,如二胡、笛子及琵琶等。

「受经济能力局限,我国的乐团通常只有一名指导老师,没能力聘请中国专业指导员。」

他说,华乐在大马已普及,单是檳城至少有15团,独中和国民型中学都已有华乐团。如今是如何再提升水平,在没有能力长期聘请中国专业指导员的情况,我国要靠海外进修华乐系的专才回国。

他直言,问题是,有关学生付出这么多年攻读华乐系,但是学校能出多少钱请他们前来指导?

「很多学校觉得不重要,不会出很高的酬劳请指导员,或认为何必请这么多人来教。」

缺乏发挥环境

他说,蛮多人从中国学成归来,有的人因学校没什么重视,改行做生意,缺乏发挥专才的环境,实可惜。

他告知,新加坡的指导员每堂课的薪酬以小时计,每个小时80新元(约240令吉),这里一个月可能补几百令吉,海外学生回来只得这么低的待遇,他们能做什么?」

「有须要请这些专修员回来教各声部,提升专业水平,若只由学姐学兄教学弟妹,肯定难有突破。」

无论如何,由于大马的乐队都是靠自己,所以,他指外国的华乐界欣赏大马乐团对华乐热忱的精神。

缺乏发挥平台 毕业后只成回忆

资深华乐导师赖亚来点出,大马华乐普及,却存有「可悲」现象,即学华乐似乎只是学生时代的事,很多学员毕业后,华乐生涯宣告结束。

「我们二三十年来一直在兜圈子,有的学校条件比较好,乐团办得比较成功,同样学员毕业后,再换新一批人,再重头开始。」

他指出,新加坡和台湾有社区联络所,政府资助联络所推动华乐。我国没有类似联络所,学生毕业后没有发挥平台,学华乐成为学生时代的回忆,家长会问学来做什么?

因此,他例举如檳州华人大会堂,可以成立半专业华乐团,让已经有底的毕业生延续华乐生涯,学员出外表演获享津贴。

赖亚来也是檳华女中、协和国民型中学、菩提国民型中学、钟灵独中、孔圣庙中华国民型中学及居林觉民国民型中学特聘华乐导师。



冀华基政党帮助

他坦言,没跡象显示政府会支助华乐团,惟他希望执政的华基政党能在官方寻求一些突破,如爭取多一些官方场合表演的机会。

「华乐很少在官方场合表演,除非是要展现三大民族特色,或者新年活动,才穿插华乐客串一下。」

他认为,家长在推动华乐可扮演促进角色,台湾的乐团有家长后援会,学生家长义务协助乐团,出钱出力,但我国一些家长认为由学校来做就好。

「有的家长舍得买钢琴给孩子,却不舍得买华乐的乐器给孩子。」

歌曲方面,赖亚来的观点是,华乐要普及,不能排斥演奏流行歌曲,太高格调的曲子听眾听不懂、不能投入,如何推动华乐?

「这里的环境还不太适合太高格调、太艺术化的曲子,一场演奏会可以穿插一二首流行歌曲,比如《小萍果》,大家都很喜欢。」

大乐乐乐团融合传统及创作

雪州蕉赖大乐乐实验乐团的风格独特,多变的曲风融合传统及创作,再加上自然流露的超强亲和力,让听眾惊嘆,原来华乐可以让人感觉这么年轻化、舒服。

该乐团艺术总监林绣洁表示,大乐乐实验乐团创立于2003年,是一支业余实验乐团,团员大多数是在籍大学生,也有大学毕业生、中学生及上班族。

她说,乐团较少传统音乐,反而融合很多的创新音乐,包括戏剧与音乐结合、现代舞与音乐结合,给听眾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感染力。「我过去曾在传统的华乐团,认为传统的乐团有太多的包袱和限制。」

她分享,在一场音乐会后,一名听眾贴切形容该乐团:「华乐就一定要演奏『高山流水』、『十面埋伏』、『凤阳花鼓』或『喜洋洋』这类传统式的东方乐谱吗?非也,其实华乐可以演奏西洋电影『ForrestGump』的主题曲,也可以把美国乡村名曲『TakeMeHome,CountryRoad』改编得很东方化,更可以將我们非常熟悉的『RasaSayang』注入华乐元素……。」

该乐团是收费演出,团员可获津贴,但也有免费的下乡服务和慈善演出,招收的团员要有基本技术,热爱音乐及响往舞台表演,更重要的是態度。

设全国性组织 互相切磋提升

霹雳峇眼色海南香华乐坊导师陈忠山,我国若有全国性华乐组织,將有利于大马的华乐发展。

他说,在七八十年代,有人提议过全国性组织,惟不成功。现况是各自发展,即使是区域组织也少,檳城则有个北马华乐协会。

「若有全马的组织,各方面比较能够统一,现在每个地区在教材各方面不一致,而且,有全国性组织,可促进各州华乐交流与联谊,互相切磋学习。」

他表示,我国华乐一般都是向中国取经,採用中国的乐谱,有全国华乐组织,可匯集人才,创作本地风格曲子等。「同时,一旦有全国组织,可以团结和凝聚全马华乐界的力量,可望获得政府的重视,或通过华基执政党在內阁爭取资助或拨款,华乐发展的步伐会更快。」

不过,他坦承要成立全国性组织仍有挑战,包括各华乐团要摒弃狭隘门户观念。

陈忠山于1973年与一批朋友在太平华联校友会成立华乐团,义务指导,並于1990年协助成立太平华联国民型中学华乐团,以及举办「箏乐晚会」筹募购买乐器基金。

他告知,隨著时代的前进,华乐也走向商业化,如此,华乐发展才能更专业,学员有系统学习。

他说,早期华乐的发展相当艰苦,靠民间组织和学校推动,华乐老师多是业余,只领象征式津贴,有者义务教导,奠下今日欣欣向荣和普及化的根基。

他表示,商业化则从事华乐工作者有收入,才能维持各项开销,如没有收费,如何长远教下去,这个模似就如西乐的商业化。

鼓励报考分级考试提升水平

霹雳太平乡韵民乐学院院长陈守娟表示,为提高学员的演奏水平和加强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报考华乐分级考试。

她说,在大马,大多数是报考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海外分级考试,今年是第26届,早期少人报考,最近几年较多。

「考级教材採用中央音乐学院各专业的考级教程,通过考试学员可了解自身的程度,学习的路是否正确,还存在那些问题,如何改进等等。」

她说,该中央音乐学院每年在我国各大城市举办考试,由考官提供专业和权威的水平鉴定与考核工作,及格者获颁发该院校外音乐水平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初级学起打稳基础

「考级项目包括各声部乐器,各专业演奏水平定为1至10级。」

陈守娟也是太平华联独中、高渊东姑阿都拉曼国民中学及太平达鲁力端国民中学华乐团导师。

她说,新加坡、中国和台湾很多从五六岁就开始学华乐,从初级学单一乐器,基础打稳,约至第5级才可加入乐团,这时,乐团水准就很高。

她坦言,中港台和新加坡的乐团已达专业水平,有专业乐团,团员享有薪酬,大马未有专业乐团,只有余业或是课外活动的乐团。

「大马则很多学员从中学才开始学,至今,整体水平属中等,参加等级考试,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华乐水平。」

她说,我国有很多国人赴中国进修华乐和毕业回来,多数只专某个乐器,二胡、古箏很多,但是,嗩吶和笙少人进修,所以,个別人士可达专业水平,惟难以培训整支专业乐团。

她表示,有的乐器很贵,乐团负担不起,局限了演奏歌曲,经济较宽裕的乐团乐器充足,可演奏比较现代的歌曲,有的乐团缺经费买乐器,只能奏传统曲子。

2015年6月14日星期日

2015年6月13—14日华总国油杯华乐合奏大赛

华总国油杯华乐合奏大赛
日期:2015年6月13—14日
地点:国油大学
宗旨:提升团员的演奏能力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于6月13日及14日参加由華總與馬來西亞國油大學攜手舉辦的全國華樂盛會――“華總國油杯”全國音樂及藝術表演賽。此次比赛无疑让团员们获益不浅。



此次比赛由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的苏英华老师与何蔚翔老师带领70位团员前往怡保国油大学参赛。当天,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于凌晨二时三十分出发怡保国油大学,并在早上8时抵达目的地。过后,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团员也陆续进入比赛会场。

这次的比赛,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所演奏的歌曲为《剑魂》。比赛结束后,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也在台下拍摄大合照,作为纪念。

在晚上7时30分,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也重新回到会场,参加由国油大学所举办的颁奖典礼与文娱表演,名为“旋竹苑”。此活動協辦單位也包括吉打州華人大會堂和霹靂中華大會堂,出席者包括華總署理總會長拿督锺來福、國油大學副校長莫哈末諾羅斯里、學生事務部主任達哈、霹靂中華大會堂會長拿督蔡偉強、吉打州華人大會堂文化組主任王孫文、“旋竹苑”籌委會主席巫昱瑩及國油大學華樂團主席藍俊迪。在華總署理總會長拿督锺來福以及國油大學副校長莫哈末諾羅斯里的致词下,为这场交流会掀开了序幕。席上,國油大學華樂團、吉打州華人大會堂禾樂實驗樂團、雙溪大年新民國民型中學華樂團及吉打吉華國民型中學華樂團分別呈獻華樂演奏。颁奖典礼上,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也在此次比赛中荣获银奖。这场颁奖典礼于晚上11时30分结束。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也于6月14日早上8时起程返回麻坡,并于下午4时抵达麻坡中化中学。

这次的比赛让团员看到了许多的不足,惟有更加努力,才能在来届的比赛中更上一层楼,感谢全体师生的协助与努力。

2015年6月4日星期四

2015年6月4日马六甲培风中学华乐团与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交流会

时间:2015年6月4日
地点:学校
宗旨:促进两校友团的关系

来自马六甲培风中学华乐团与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于本月4日举办了一场两校的华乐交流会。此次交流无疑让双方都获益不浅。

马六甲培风中学华乐团于上午九时三十分抵达麻坡中化中学,并在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团员们的热情欢迎下在活动中心开始这场交流会。

在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和马六甲培风中学华乐团的导师和教练的致词下,为这场交流会掀开了序幕。过后,学生代表上台致词。两校华乐团也交换纪念品以示友好。开幕仪式后,麻坡中化中学与马六甲培风中学也在羽毛球场拍摄大合照,作为纪念。



这次的交流,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演奏了《剑魂》,而马六甲培风中学华乐团也带来了轻快悦耳的《茉莉花》回馈麻坡中化中学。之后,两校华乐团在谢培根老师的指挥下联合合奏《北京一夜》。

合奏完毕,两校的学生进行各组交流,以增进感情及了解各校的练习情况。这场交流会于下午一时三十分正式结束。

感谢全体师生的协助与努力,使得这场交流会能举行得如此圆满。

2015年6月1日星期一

2014年5月30日—6月1日生活营——《咒》

日期:2014年5月30日—6月1日
地点:学校
宗旨:促进团员的感情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于2015年5月30日至6月1日举办了一场生活营,营名为《咒》。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举办这次生活营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团员们之间的感情。为了能让这次的生活营能更顺利的进行,所有生活营的筹委提早一天入营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及试玩康乐游戏。

第一天早上,每位筹委早起准备,只为了能让团员们有一个难忘的生活营。九点开始,团员们就陆陆续续地到来。九时三十分正,筹委们把团员们集合在乐室以进行开幕仪式。各组筹委在开幕仪式上自我介绍并告诉团员们生活营中必须遵守的条规以及宣布组别名单。开幕仪式后,大家便移步到草场进行破冰游戏。这次的破冰游戏是以大组的形式进行,并未分组,目的就是为了让团员们熟悉彼此。进行了长时间的破冰游戏后,便是午餐时间。午餐后,团员们为了赶上音乐会进度以及为即将到来的国油杯比赛非常勤奋地练习。

过后,团员们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康乐活动。一开始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各组设队名及队呼。接着,跑站时间开始了,每一站将有两组对决争夺最高的分数。团员们尽全力夺得最高的分数以赢得属于他们自己的冠军。进行了大约两小时多的康乐后,就是让大家享用晚餐的时间,这段时间大家能够吃饱后就休息或洗澡。过后,有些团员准备出席二十四节令鼓的公演而另一部分的团员则留在乐室看电影。十时正,大家在篮球场进行严肃的传承。这次的传承跟以往不同,经过筹委们讨论后决定以饼干支进行此仪式。传承的意义在于如何让团员珍惜乐团和如何将乐团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接下来就到了团员们非常期待的夜间游戏,这次的夜间游戏是寻宝。看着各组组员配合地享受游戏,可见他们是多么地团结啊。随着游戏的结束,今天的活动便到一段落。

第二天一早,大家被纪律响亮的哨子声给唤醒。梳洗后,康乐便带着大家做早操、跳康乐舞。早操后,大家便到食堂用早餐。用完早餐后,又到了练习时间。练习了两个小时半,大家也饿了,我们便到食堂享用午餐。接着,康乐宣布昨晚寻宝游戏的优胜队以及答案。接下来就是团员们发挥演技的时刻,这次的主题主要是把所筹到的题目改版。团员们还真会搞笑把大家逗得乐不可支。美好的时间总过得非常快,一转眼就过去了。然后就是团员们一小时的休息时间。再来就是晚餐时间,这次的晚餐是团员们吃得最多的一次,所剩的饭菜也不多。七时三十分,团员们准时地进到乐室合奏。接下来就是此次生活营的重头戏—《侦探游戏》,这也是筹委们展现演技的时刻。进行至深夜的刺激的侦探游戏,团员们不但不埋怨累反而积极、集中精力注意每一幕的细节。揭晓侦探游戏后就是准备就寝的时间了。

第三天一早,各位团员都睡到自然醒。梳洗后,大家一同进行大队接力。之后,大家到食堂用早餐。用完早餐后,大家便到交通岛拍摄大合照。拍完大合照后,大家到乐室集合观赏PPT,有些团员看着照片哈哈大笑,有些则与朋友议论着照片。接下来,到了颁奖时间。就这样,随着颁奖完后,生活营也就此圆满结束。

2015年2月16日星期一

2015年2月14—15日~迎新会

华乐团于2月14日至15日,举办为期两天一夜的迎新会,让陌生的团员融入乐团以建立团员们之间  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且让乐团更有凝聚力。参加此次迎新会的人数约为80名,其中包括新生18位。
       2月14日中午,当所有团员都到齐后,迎新会康乐开始分康乐小组,康乐小组都由不同年龄的团员在一组。当团员们都简单地相互认识后,便一起到食堂用餐。用餐后,团员们陆陆续续回到乐室。迎新会主席办了一个简单的开幕礼,全部负责此次迎新会的筹委都自我介绍,已让新生们能够认识。紧接着,便是为时两小时的练习与合奏时间,以让新生更加了解乐团。
      练习结束后,便到了大家都期待已久的项目——破冰游戏。康乐进行了不少破冰游戏例如萝卜蹲,抢新娘等。游戏期间,欢乐的气氛成功打破了团员们之间尴尬和沉默的感觉。此破冰游戏让团员们的感情升温和增进彼此之间的认识。在此期间,宣摄也拍下不少团员们的笑脸以作为纪念。到了晚饭时间,所有人都一窝蜂冲到食堂享用晚餐。
      晚餐时间结束后,所有团员都开始盥洗。接着,干劲十足的他们便开始了为期两小时的康乐游戏。康乐游戏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促进团员们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彼此的默契。大约晚上9时30分,营歌便开始等着所有团员的到来。大家都非常卖力的跳着与唱着,将之前的疲惫都忘得一干二净。过后,当所有人都梳洗完毕后,大家便纷纷就寝了。
      隔天一早,当跳完充满活力的早操歌后,全部人都到食堂享用早餐。紧接着,团员到草场进行游戏,例如拔河,接力赛等。这些项目都能增加团员们之前的配合度和团结能力。游戏结束后,全部人一起拍了几张令人留恋的大合照。接着,回到乐室后,开始进行颁奖仪式。仪式后,团员们便开始分享这两天的心得和所学到的东西,其他人都非常专注的听讲。中午12时,闭幕礼结束后,所有团员都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家,大家都纷纷期待着明年的再见。

2015年1月10日星期六

2015年度执委会名表

艺术顾问:李克华老师
指导老师:苏英华老师
学会导师:何蔚翔老师
弹拨声部老师:沈得信老师


团    长:黄雪滢
副团长:蔡辉益
总    务:颜威豪、黄运达
纪    律:刘嘉仪、林宝燕
文    书:陈纬静、林靖轩
资    料:苏春民、罗秀渟
保    管:余佳敏、陈涵芊、陈素恩
康    乐:颜祖仪、朱雯芳、洪祥华
福利兼宣传:洪欣秀、邱宇胜、蔡宇涵
卫    生:黄芷莹、林鼎盛、苏星洁
财    政:杜依霖
查    账:陈芊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