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的facebook粉丝专页

显示标签为“[音乐会][2000-2009]2008华族乐器知多少”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音乐会][2000-2009]2008华族乐器知多少”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近20種樂器呈獻13曲‧中化華樂團6日娛賓


 2008-12-01 星洲日报近20種樂器呈獻13曲‧中化華樂團6日娛賓

转贴至:http://www.sinchew.com.my/node/92594?tid=37



參與“華族樂器知多少”演出的麻坡中化中學華樂團,
以他們的熱情來歡迎民眾蒞臨麻坡啟智會堂聆賞華樂演奏。
(圖:星洲日報)

(柔佛‧麻坡)你對“華族樂器知多少”?就讓麻坡中化中學華樂團透過近20種共分為四大組合的樂器,呈獻13首齊奏與合奏曲,告訴你華樂的箇中奧妙。
這場即將於12月6日(週六)晚上7時30分,在麻坡啟智會堂三樓演出的“華族樂器知多少”演奏會,是由中化中學華樂團花了1年時間,精心策劃、籌備和排練的成果。
中化中學華樂團團員雖擠在狹窄的音樂室內練習,
但卻不會因此影響表現。(圖:星洲日報) 
中化中學華樂團創立至今已有38年。樂團希望藉此演出機會,讓家長和社會人士分享樂團的成果與突破,讓民眾透過樂曲,更瞭解華樂、欣賞華樂,甚至愛上華樂。
樂器中西合併中化中學華樂團深信,看了演出後,家長和社會人士會發現樂團長大了、蛻變了,也不會再以刻板的印象,看待這支充滿朝氣的華樂團。因為今日的中化華樂團,是活潑的、現代的,而且還是很In的。就連他們的樂器,也緊跟潮流,中西合併,形成獨特的華樂演奏藝術特色。
教練改編印度樂曲
蘇啟明38年來看著中化華樂團從零開始,
發展到今日的百人華樂團,深感欣慰。(圖:星洲日報) 
看著中化華樂團由呱呱落地,從零開始發展到今日的成員約百人華樂團,教練蘇啟明老師不禁老懷安慰。他也特地為演出改編一首印度樂曲《勇敢的姑娘》。
他坦言,中化的華樂團已走向“交響化”,也突破了舊有的框框,勢必給觀眾新鮮的聽覺享受。
演奏會以四大樂器組合呈獻
中化中學華樂助教,同時也是團總指揮蘇英華透露,配合此次演奏會的主題,樂團將以“拉、彈、吹、打”等四大樂器組合呈獻節目,讓觀眾瞭解華族樂器的基本份類和聲樂特色。
所謂的“拉”就是拉弦樂器,如二胡、提琴、中胡、板胡、京胡和大提琴等;“彈”指的是揚琴、柳琴和中阮等;“吹”,有的是笛、笙和嗩吶;“打”主要是以敲擊樂器為主,即有鼓、鑼、鈸和雲鑼等。
他說,此次演出的曲風,跨越了傳統華樂曲子,涵概多元的民族風。除了馬來和印度民歌之外,熱鬧的《慶典序曲》也將由京胡領奏。
此外,留學中國的馬來西亞學生的創作曲,以及電視觀眾耳熟能詳的電視劇主題曲與插曲所串成的組曲,例如《倚天屠龍記》、《上海灘》和《小李飛刀》等多首金曲,也將在會上呈獻。
他表示,這些都是朗朗上口的經典好歌,相信能夠引起民眾的共鳴,加深民眾對華樂的認同。
3天密集訓練準備演出
鄭潔穎(左起)、蔡慧敏和劉家淵代表中化中學華樂團,
盛情邀請家長和社會人士共赴華樂饗宴。(圖:星洲日報)
 
演奏會籌委會主席鄭潔穎(高二)表示,他們一團80餘人自年初開始,便著手籌備和排練這場演出,希望家長能踴躍出席聆賞,提供團員肯定與鼓勵。
中化中學華樂團團長蔡慧敏(高二)說,為了將華樂的精髓呈獻出來,許多團員犧牲了個人的課餘時間,加緊練習。
樂團於11月29日至12月1日,展開了3天的密集式訓練,以確保團員都能處在最佳狀態,在演出當天呈獻最棒的演奏。
演奏會指揮劉家淵(高二)自小學5年級,便對華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7年的華樂熏陶,使他對此次的演出充滿了期待。
樂捐有年曆送
一套4款的“四大華族樂器小年曆”,
是中化華樂團團員的精心設計。(圖:星洲日報)
 

中化中學團學員為了這次的演出,也精心設計了一套共4款的“四大華族樂器小年曆”,凡樂捐1令吉者,便可索取一款精美的小年曆。
由於演出場地空間有限,此次演奏會將只推出500張入場券,凡樂捐8令吉的學生,可索取學生券;家長或公眾若樂捐15令吉,可索取普通券;捐獻30令吉者則可獲得貴賓券。
沈得程將會以京胡領奏大合奏曲──《慶典序曲》。(圖:星洲日報) 
揚琴是彈奏樂器的一種。(圖:星洲日報)

吹奏樂器以笛、笙和嗩吶等樂器為主。(圖:星洲日報) 
雲鑼是打擊樂器的一種,打法靈活,為樂曲增添熱鬧的氣息。
(圖:星洲日報)
 
(星洲日報/大柔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