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的facebook粉丝专页

显示标签为“[老师]苏英华老师”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老师]苏英华老师”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

不务正业:秉承父亲遗志.电脑工程师华乐发光热

不务正业:秉承父亲遗志.电脑工程师华乐发光热

2010-09-16 (星洲日报/大柔佛)


苏英华(图:星洲日报)


34岁的苏英华原是一名电脑工程师,但为继承父亲苏启明的衣钵,毅然放弃高薪职位,执起教鞭投身华乐团。

苏英华是现任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指导老师,他也是当地地华乐界前辈兼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创办人苏启明的长子。回首10年前的他,是身处在生活节奏繁忙的吉隆坡,每日对著冷冰冰的电脑埋头工作,如今却已沉浸在悠扬的乐海之中,怡然自得。
苏英华1999年毕业於台湾,学成归来后便在吉隆坡工作。在2002年一场中化中学所主办的全柔甲华乐观摩会,由於当时父亲中风,身体抱恙难以独自兼顾,他才回来担任助教,协助父亲。

也因为这机缘,从此让他与华乐之间,繫上了意义深重的绳索。


捨弃了高薪,执起指挥棒,苏英华肩负推广华乐的使命。(图:星洲日报)










从小受父熏陶喜欢华乐

琵琶是苏英华最为拿手的乐器之一,
同时也是他最喜爱的乐器。(图:星洲日报)

对苏英华来说,父亲的一生总是与华乐形影不离。父亲临终前依然坚持为华乐鞠躬尽瘁的精神,更让他深深感动。父亲临行前的那一句“麻坡未来的华乐,就靠你了。”让他有所感悟:是该回来投入华乐的时候了。

他表示,小时候在父亲的熏陶下,也喜欢上了华乐,但在赴台留学期间,才与华乐渐行渐远。

苏英华坦言,从未想过会进入这行,因为当时已近乎放弃了华乐。直到回来重新新投入华乐后,才赫然发现原来心中对华乐,一直都有种难以割捨的情结。

他说,从事这行业除了是兴趣以外,更有种任重道远的使命感。虽然捨弃了可观的收入,得到的却是身心灵上的丰沛满足。



这点总让他想起父亲生前的教诲“工作不该计较收入多寡,要做得称心开心,生活才会充实,身心才能健康。”

尝试新元素引进新乐器

苏英华在中化中学华乐团任教已有8年光景,团员人数也从最初的50逾人,发展至今日的逾120人。能见到华乐团日渐茁壮成长,与学生们的进步,是他最大的成就感。

为有效推广及发扬华乐,他也不断在华乐中尝试新元素,並引进新乐器,让学员们能更得心应手的学习,同时也让外界对华乐有新的感受。

目前,该校华乐团正为了明年初的公演而努力,另外他也將策划改编一首民谣,以迎合2012年的中化中学百年校庆。

除了中化中学华乐团,他也负责指导三育小学华乐团,该校也是麻坡第一间设有华乐团的小学。
苏英华细心教导学生拉二胡的技巧。(图:星洲日报)

学生把握每一次练习的机会,假期间也到食堂来练习。(图:星洲日报)

正式公演前,苏英华与学生上下一心,努力排练。(图:星洲日报)

盼每年公演一次

每年呈现一次公演,是苏英华的最大期许。(图:星洲日报)



苏英华指出,每种乐器都有一位指导老师负责,才是最佳方案。但基於经费问题,此方案一时还难以实现。

目前的华乐团普遍都只聘请1至2位老师,对於小型团队来说还足以应付,但是对上百人的大型团队来说,则以4位指导老师来管理最为理想,否则难以兼顾。

每当见到学员们学习的热诚,他都倍感欣慰,同时也相信一定能办到每年呈献一次公演的期许。(星洲日报/大柔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