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的facebook粉丝专页

2022年7月10日星期日

2022年 为蔚翔老师庆祝生日~

 yeah大圣生日快乐!!

🎂🎂
虽然你今年的生日在礼拜没得当天庆祝
但是不用紧我们提早庆祝也是一样的哈哈哈😁😁
祝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身体健康
事事顺利
心想事成
越来越帅!!!





2022年6月26日星期日

2022年《流韵》音乐会:乐团合作圆满落幕,期待下一场精彩演出!

就在昨天,我们乐团与各位前辈们合作的《流韵》音乐会圆满结束了!🎊这是自2020年以来乐团举办的第一场音乐会,让我们充满了喜悦和骄傲。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一直渴望能够再次举办音乐会,为观众们呈现精彩的演出。

许多团员们参与此次音乐会的经历是前所未有的。有些团员甚至是第一次参加音乐会,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长。而那些有幸参与表演的团员更是深刻体验到了舞台的魅力和挑战。

这次音乐会不仅让团员们增长了见识,也让我们意识到演出的重要性和乐团团结合作的力量。我们希望团员们能够吸取这次音乐会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技巧。在年底的时候,我们期待再次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持团结与热情,为乐团的未来铺就更加辉煌的道路。感谢各位团员们的付出和努力,也衷心感谢观众们的支持与厚爱。






2022年4月17日星期日

2022 团庆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乐团已经迎来了51周年的庆典。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我们衷心感谢这些年来无数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关注。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才能够不断成长和发展。

乐团的历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我们始终坚持着对华乐的热爱和追求。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更加珍惜乐团的团结和凝聚力。希望我们可以携手渡过当前的疫情,共同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乐团的51岁生日,代表着我们在华乐之路上的坚持和成就。让我们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向乐团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希望乐团能够长盛不衰,继续为华乐贡献力量,并为观众带来美妙的音乐体验。

让我们以乐团为骄傲,继续团结奋进,迎接未来的挑战。祝愿乐团51岁生日快乐!



#中化华乐团  #51周年庆典  #团结一心 #华乐之路  #共同度过疫情

欢迎关注本团的社群
乐团的部落格: https://muarchco.blogspot.com
tiktok 频道: tiktok.com/@chcomuar


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

音乐会《盛唐·戏曲·兵马俑》2019年12月13日

 2019年12月13日(星期五),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举办一场名为《盛唐·戏曲·兵马俑》的音乐会。此次音乐会大获观众支持。


音乐会曲目丰富,首先呈现的是以黄梅调为主的曲目《黄梅情》。接着,呈现了香港著名作曲家伍卓贤所作的《唐响》。当晚还呈现了“北方民族生活素描”——第一乐章《赛马》以及第四乐章《冬猎》,协奏者是来自乐团的团员——陈可欣与许鞍哲。曲子描绘了北方民族的生活场景。音乐会上半场以高胡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结束。这次也邀请到国际著名胡琴演奏家张一平与乐队共同呈现这首曲子。



来到下半场,首先是乐团初中团员所呈现的《载歌载舞庆佳节》。接着,乐团与演唱嘉宾黄玉珍,杨树杰呈现了《竹韵松风伴鸣琴》以及《回书—夫人请息怒》。这是华乐第一次与潮州歌曲融合,使观众耳目一新。接下来所呈现的是双胡协奏曲《恸别》。此次也邀请了客席指挥苏振华与乐团团员——刘威祥与翁俊升联合呈现这首曲子。来到了音乐会的压轴曲目《秦兵马俑》,将军队出征时的情景以及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在观众不绝的“安可”喝彩声下,乐团呈现一首经典名曲《好汉歌》,以及《圣诞铃声》为音乐会画上句点。最后,《盛唐·戏曲·兵马俑》音乐会圆满落幕。

#中化华乐团  #盛唐戏曲兵马俑 #音乐会 #华乐

欢迎关注本团的社群
乐团的部落格: https://muarchco.blogspot.com
tiktok 频道: tiktok.com/@chcomuar



2019年12月19日星期四

转载星洲日报:《盛唐·戏曲·兵马俑》.中化音乐会穿越古今


转载2019-12-19星洲日报大柔佛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164139.html

《盛唐·戏曲·兵马俑》.中化音乐会穿越古今


苏振华(左)指挥大提琴与二胡协奏曲《天仙配幻想曲》第三乐章“恸别”。
(麻坡18日讯)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日前举办《盛唐·戏曲·兵马俑》音乐会,吸引近700位观众前来聆听,场面盛大空前。

《盛唐·戏曲·兵马俑》音乐会吸引约700名观众捧场。
此次音乐会如主题般,引领观众穿越麻坡,列游秦、汉、晋、唐四朝。

该团在音乐会上呈献了10首乐曲,有潮剧与华乐结合、高胡协奏、二胡与大提琴协奏、柳琴与乐队以及合奏,选曲细腻,令人耳目一新。

当晚的演出曲目包括《唐响》、《秦兵马俑》、《黄梅情》、《回书-夫人请息怒》、《竹韵松风伴鸣琴》、《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幻想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及《载歌载舞庆佳节》。

苏英华(右)指挥乐团演奏难度极高的《唐响》。

音乐会一开始以《唐响》奏响,此曲由香港作曲家伍卓贤创作,演奏难度高,在苏英华老师指挥下,团员以高水准的演绎,带领观众穿越麻坡,列游中国的唐朝盛景。

潮剧华乐结合是重点

杨树杰(左)与黄玉珍(右)演唱的潮剧与华乐团完美结合,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此次音乐会的重点是潮剧与华乐结合,演唱者黄玉珍与杨树杰的精彩演绎,把两首潮剧《回书-夫人请息怒》、《竹韵松风伴鸣琴》完美与华乐结合,也让潮剧有机会在音乐厅正式演出。

二胡演奏家张一平(左一)带来传唱60年的经典名曲《梁祝》。
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东方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晚的另一个重头戏就是高胡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恰逢今年是《梁祝》一甲子,在苏英华指挥下,有马来西亚著名二胡演奏家张一平精湛演绎,配合团友林子杰的精彩乐曲解说,乐团把《梁祝》这首华族音乐最经典的作品再度在文化城麻坡奏响。

此外,乐团也邀请了利丰港培华华乐团指导老师苏振华担任客席指挥,指挥演奏大提琴与二胡协奏曲《天仙配幻想曲》第三乐章“恸别”,把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以音乐方式献给观众。

《秦兵马俑》壮丽悲哀

音乐会的压轴乐曲《秦兵马俑》,以少见的低音喉管演奏开始,在乐团的精湛演奏下,犹如秦始皇威严指挥着军队,浩浩荡荡行军的场面,让观众感受到了壮丽、优美、柔和与悲哀4种不同的感觉,可谓是华乐中最特出的作品。

音乐会来到尾声,在观众的“安哥”掌声中,乐团演奏风风火火的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以及充满圣诞节气氛的《圣诞铃声》,以答谢在场观众的热烈支持,使得音乐会圆落幕。
黄玉珍(左起)、杨树杰、张一平、苏英华、张诚忠、苏振华、何蔚翔及华乐团团员向观众道谢。


欢迎关注本团的社群 乐团的部落格: https://muarchco.blogspot.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comuar instragram: https://instagram.com/chcomuar youtube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co5143 tiktok 频道: tiktok.com/@chcomuar

2019年11月30日星期六

转载至星洲日报:中化华乐团首创.华乐潮曲结合演出

转载至2019-11-30星洲日报大柔佛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154960.html

中化华乐团首创.华乐潮曲结合演出

华乐、潮乐、潮曲相结合演出,是《盛唐戏曲兵马俑》音乐会的一大突破性演出,值得知音者期待。(图:星洲日报)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成立48年以来举办过无数次演奏会,即将首次大胆尝试与潮州乐曲结合,且由潮曲界知名演唱者现场演唱,给予年轻一辈华乐团员最大挑战之余,也带给华乐知音新鲜赏乐体验。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将于12月13日晚上7时30分举行《盛唐戏曲兵马俑》音乐会,80位团员正在加紧排练。(图:星洲日报)

华乐、潮乐和潮曲相结合演出,是中化华乐团导师苏英华这10多年来,一直想策划的演出,却因这两种乐曲欲重新编曲,又不能失去潮乐的风味,困难重重,一直无法实现。

苏英华:要将华乐、潮乐和潮曲相结合演出,是他十多年来的梦想。(图:星洲日报)
苏英华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记者专访时坦言,要将华乐与潮乐相结合,实是不简单的任务,而他与麻坡潮曲演唱者黄玉珍洽谈,也谈了十多年,一直都无法实现心愿。
与各国乐界专家交流
他表示,此次能成事,主要是现今科技发达,在通讯方面,他能与各国乐界的专业人士联系与交流,就有一名国外的潮乐专业人士在推广潮乐方面相当有心得,也愿意把乐谱借出,终于让他得以实现十多年来的心愿。
为此,即将于12月13日晚上7时30分举行的《盛唐戏曲兵马俑》音乐会,是苏英华掌团以来最具挑战的音乐会之一。此项音乐会演奏戏曲为主,除了带入中国四个朝代,即唐朝、晋朝、秦朝和汉朝的故事,潮州戏曲则成了重要的部份。
“华乐和潮曲本就是一家的本质传达出来,此次的结合,除让知音者能观赏到潮乐演奏和潮曲演唱,也让年轻的华乐团员对潮乐有所认识。”
唤醒传承各籍贯音乐
他也希望能唤醒各籍贯组织传承各自籍贯的音乐,使之保留,代代相传。
此外,适逢《梁祝》于今年踏入60年历史,对苏英华而言,一首曲目能传承60年,实不简单。
该团将邀请来自沙巴的高胡协奏演奏家张一平演奏。
黄玉珍(右)将搭档杨树杰,首次大胆参与潮乐和华乐,并现场演唱潮曲的音乐会。(图:星洲日报)
黄玉珍杨树杰一同呈献
潮曲演唱者黄玉珍早在十多年前就与苏英华有过同样的梦想,盼能潮曲与华乐结合演出,也找曲目找了很久,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此梦想已待她和另一名演唱嘉宾杨树杰一同呈献。
已进行两次排练的黄玉珍说,第一次排练时觉得音乐方面不很清楚,接下来希望尽量调和。
她坦言,开始时她以为与潮乐一样,真正排练和试音后,觉得此任务并不简单。
她希望演出当晚能够展现最完美的一面,也为潮乐及华乐首次的合作注入新篇章。
届时,黄玉珍将独唱潮剧《南琴案》其中一段《竹韵松风伴鸣琴》,并会与杨树杰合唱《白兔记》。
年轻一代的华乐团团员,首次接触潮州乐器,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潮乐的认知。(图:星洲日报)
呈献潮乐潮曲另一突破
中化中学华乐团向来所举办的音乐会,除了去年的《天涯歌女》,大多都是呈献比较近代的曲目,此次呈献潮乐潮曲,是另一突破。
林裖扬(右起)、张洁如和周家宁皆满怀期待《盛唐戏曲兵马俑》音乐会的演出成果。(图:星洲日报)
筹委会主席林裖扬、乐团团长周家宁和学生指挥张洁如异口同声说:“我们身为年轻一代,这是首次呈现潮乐,年长的演唱嘉宾也是首次参与潮乐和华乐结合的演出,在国内,也算是首次有学生华乐团呈献类似音乐。”
今年初开始筹备此项音乐会的团员们表示,整场演出将演奏8首曲目,潮乐潮曲部份,可说是音乐会的压轴。
作者 : 蔡威亮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11-30

2018年12月23日星期日

转载自南洋商报:中化中学华乐团岁末演奏 700人聆听“承音”音乐会

(转载自南洋商报:南洋商报

音乐会落幕之际,全体演出者谢礼,前排左十六者为苏英华。

 

(麻坡22日讯)由中化中学华乐团举办的“承音”音乐会,吸引700名观众出席聆听,一起在岁末见证华乐团团员的学习成果。

音乐会曲目丰富,乐团团友张思远以笛子领奏由已故老师苏启明编曲的《山川的回忆》,为音乐会掀开序幕。

团友蔡欣洁演唱周璇的《天涯歌女》选段,引起共鸣。

乐团之后呈献著名琵琶协奏曲《十面埋伏》,由周恒劲演奏琵琶,此曲是描绘刘邦和项羽垓下之战的情境。

团友张思远演奏已故老师苏启明编曲的《山川的回忆》,感动知音人。

在中场休息前,由初中团员则演奏《家》。

下半场,蔡杰涵与乐队呈现旋律优美的中阮协奏曲《绽放》,之后由蔡欣洁独唱,在乐团伴奏下,延长周旋经典名曲《天涯歌女》选段,让观众享受其中。

《流水年华》压轴

压轴曲目是《流水年华》,而凤飞飞的不朽名曲《掌声响起》也出现在组曲中。

音乐会尾声,指挥苏英华带领乐团呈现蒙古民歌《鸿雁》,以及华乐西北组曲第四乐章《石板腰鼓》,并落下帷幕。

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

2018年4月20日乐团庆祝成立47周年



2018年4月20日乐团庆祝成立47年生日,除了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吃蛋糕外,


向苏启明老师敬礼

今年我们特地安排了一个敬礼仪式,一起向前任指导苏启明老师敬三个礼,感恩苏老师对乐团的付出与贡献,在仪式中,来自第18届毕业的团友张毓洪学长也在这个仪式代表所有的乐团一份子写了一篇仪式稿:
“在我心目中,苏启明老师是一位憨厚而温文儒雅的华乐家。初入乐团时,最佩服苏老师熟悉每一样乐器的演奏方法,能亲自为学生示范,苏老师指挥时更是耐心十足,从未看过老师发脾气,总是一遍又一遍的纠正我们,有如沉着应战的指挥官,带领乐团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渐渐与老师熟悉后,发现老师对华乐的热爱,背后所付出的努力让我深感佩服。在那个没有网路,资源非常匮乏的年代,为了给乐团演奏新乐曲,老师收集了华乐的唱盘,反覆的聆听着每一个乐器声部,然后把它一一的记下来,乐团早期的乐谱,都是苏老师辛苦记谱下来的结晶。
我们在乐团中渐渐成长,不只学习了乐器的技巧,体验了合奏的乐趣,更学习到宝贵的团务工作经验。在这过程中,苏老师都放手让我们去尝试,即使我们做错了,苏老师也从不责怪我们,只会用心良苦的提点我们一下,接着就是默默的陪伴我们,引领我们,回想起来,如此循循善诱的教师风范,让我铭记在心,永难忘怀老师教诲的恩情。
如今乐团迈入第47週年,苏老师为华乐默默耕耘、牺牲奉献的精神依然在我们心中,欣慰英华老师接续父亲的志业将华乐发扬光大,愿乐团学弟学妹们能将这份华族文化,藉由一丝丝的琴弦、一张张的簧膜,紧握鼓棒,如同老师坚定的手握着的指挥棒,永远传承下去!”

2017年毕业的团友们联合赠送了一台多功能的扫描打印机

此外也非常感谢2017年毕业的团友们联合赠送了一台多功能的扫描打印机。



祝福中化华乐团生日快乐。

2018年4月26日星期四

2018年度执委会名表

艺术顾问:李克华老师
指导老师:苏英华老师
学会导师:何蔚翔老师

目前会员人数:119人

2018年执委名单

团    长:黄启扬
副 团长:庄伟利
总    务:邱悦昕、林裖扬
纪    律:张佳霖、颜祖恩
文    书:周淑娴、林湘莹
资    料:李恕萱、杜芷欣
保    管:周恒劲、周家宁、杨纬祺
康    乐:余曹诚、张洁如、杜欣柔
福利兼宣传:许惟芬、郑茴杏、林鼎昌
卫    生:陈泳伈、林庭希、张安璇
财    政:许鞍哲
查    账:李婕瑜
指导团(正):翁俊升
指导团(副):蔡杰涵

2017年12月26日星期二

转载自中国报:中化華樂團音樂會 700人捧場

转载自中国报:中化華樂團音樂會 700人捧場

老師、演出團員及團友為民眾呈獻精彩的“印象華樂”音樂會。

(麻坡26日訊)麻坡中化中學華樂團日前舉辦“印象華樂”音樂會,吸引近700名觀眾聆听觀賞,場面盛大空前。



此次音樂會也納入麻坡皇城藝術節的系列活動之一。






今年該團以“印象華樂”為主題,引領觀眾認識和了解各種華樂樂器,以加深觀眾對華樂的印象。

團員在音樂會上呈獻10首經典樂曲,分別有雲鑼獨奏、阮重奏、笙重奏、揚琴重奏、高胡協奏曲及合奏曲等,選曲細膩,令人耳目一新。

國內首演阮族重奏《Ikan Kekek》,富有新意和歡快的旋律使,讓觀眾耳目一新。
在二胡導師許龍年(右)的領奏下,與樂團合力奏響《梁祝》,由蘇英華(左)指揮。


當晚演出曲目,包括《節日序曲》、《水庫凱歌》、《Ikan Kekek》、《青年圓舞曲》、《掀起你的蓋頭來》、《紅綢舞曲》、《漁舟凱歌》、《瑤族舞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印象華樂》。

此次音樂會的重頭戲是高胡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由蘇英華老師指揮、領奏者許龍年老師的精湛演繹下,把《梁祝》這個華人音樂最經典的作品演繹得淋漓盡致。

雖然在曲子表演時,樂器出了點狀況,不過在指揮、領奏者及樂隊的高度默契以及良好的臨場應對,使整首《梁祝》得以順利演奏。《梁祝》也是首度在文化城麻坡奏響。

音樂會的壓軸樂曲《印象華樂》,以中國少見樂器管子演奏開始,吸引觀眾的注意與聆听,全曲以柔美且激昂的旋律,直扣聽眾心弦,陶醉其中。

在听眾意猶未盡的“安哥”掌聲下,蘇英華再度指揮樂團,演奏鼓樂名曲《龍騰虎躍》,答謝觀眾的熱烈支持,使得音樂會圓滿落幕。

中化中學華樂團近120團員參與演出,盡心為觀眾呈獻最完滿動听的樂曲。

2017年7月8日星期六

转载自中国报:麻坡中化中學華樂團 14日台灣2校聯合演出

转载自中国报(麻坡中化中學華樂團 14日台灣2校聯合演出

蘇英華(后左)與孫凡為正在勤於練習的華樂隊隊員加油打氣。


(麻坡8日訊)麻坡中化中學華樂團將於7月14日(星期五),晚上7時,在該校哥倫亞友演藝廳,與台灣2所傑出學校樂團聯合呈獻“樂”國際交流音樂會,歡迎熱愛華樂人士到場感受不同國土的華樂風情。



台灣2所華樂團分別是台北中正國中國樂團,及國語實驗小學國樂團,屆時,將與中化中學華樂團聯手演奏不同風格的華樂樂曲。

中化中學華樂團指導老師蘇英華昨午連同“樂”音樂會籌委會主席孫凡,發布有關音樂會的消息。

來自台灣的國語實驗小學國樂團將呈獻多首著名樂曲。

台北中正國中國樂團將在7月14日到來中化中學演出。


蘇英華指出,這場音樂會的目的是推廣華樂,讓本地音樂愛好者與該校華樂團團員對台灣華樂的發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互相學習與交流。

他說,3校共有約120人聯合演出,呈獻的樂曲包括台灣追想曲、草蜢與桃花、瑤族舞曲、蘇啟明老師作曲的“細水長流”,以及首次馬台接力指揮聯合百人樂隊一同完成的“金蛇狂舞”,勢必為聽眾帶來超水準的音樂享受。

上述音樂會入門票分別為10令吉與20令吉,有意索票者,可線上預定http://wwww.chhs.edu.my/ticket,或聯絡蘇英華012-6316331、邱悅明010-2319600、翁俊升013-258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