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的facebook粉丝专页

2015年11月22日星期日

转载自东方日报:大马华乐发展

转载自东方日报:大马华乐发展

大马的华乐发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民间地方戏曲的丝竹乐队与民间艺人的弹唱开始。

最初,华乐没有统一名称,60年代始被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音乐工作者定名为华乐,这时期是萌芽期。当时,华社对华乐的认识不深,也不普及,乃至被当著唱大戏或治丧的音乐。

70年代和80年代是发展期,国內不少的校友会、会馆或青年团及剧社等都成立华乐团,例如,太平华联校友会于1973年成立华乐团,这时期的华乐团也比较有组织。1973年,霹雳留台同学会还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华乐演奏比赛,加强民间对华乐的认识。

而1974年马中建交,更开启新的里程碑,一些热爱华乐的年轻人到中国专攻华乐专业,学成后返国推动华乐前进,提升华乐水平。

在华乐工作者薪火传承和推广,迈进21世纪的今日,华乐在我国已普及,是许多独中和国民型中学,乃至国民中学的课外活动项目。

然而,大马华乐的发展模式,数十年来依旧民间推动,乐团得向民间筹募购买乐器及活动经费。由于缺乏政府的支助,乐团的软硬体、水平,目前还无法与中国、台湾、香港及新加坡等地並驾齐驱。

经济能力局限

檳城中艺音乐学院创办人赖亚来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我国的华乐团缺少政府资助,而民办的乐团要维持不容易,经费来源是关键。

他告知,中国、新加坡及台湾有政府资助,为华乐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台湾和新加坡乐团,有能力聘请五六名中国专业指导员,专司各声部乐器,如二胡、笛子及琵琶等。

「受经济能力局限,我国的乐团通常只有一名指导老师,没能力聘请中国专业指导员。」

他说,华乐在大马已普及,单是檳城至少有15团,独中和国民型中学都已有华乐团。如今是如何再提升水平,在没有能力长期聘请中国专业指导员的情况,我国要靠海外进修华乐系的专才回国。

他直言,问题是,有关学生付出这么多年攻读华乐系,但是学校能出多少钱请他们前来指导?

「很多学校觉得不重要,不会出很高的酬劳请指导员,或认为何必请这么多人来教。」

缺乏发挥环境

他说,蛮多人从中国学成归来,有的人因学校没什么重视,改行做生意,缺乏发挥专才的环境,实可惜。

他告知,新加坡的指导员每堂课的薪酬以小时计,每个小时80新元(约240令吉),这里一个月可能补几百令吉,海外学生回来只得这么低的待遇,他们能做什么?」

「有须要请这些专修员回来教各声部,提升专业水平,若只由学姐学兄教学弟妹,肯定难有突破。」

无论如何,由于大马的乐队都是靠自己,所以,他指外国的华乐界欣赏大马乐团对华乐热忱的精神。

缺乏发挥平台 毕业后只成回忆

资深华乐导师赖亚来点出,大马华乐普及,却存有「可悲」现象,即学华乐似乎只是学生时代的事,很多学员毕业后,华乐生涯宣告结束。

「我们二三十年来一直在兜圈子,有的学校条件比较好,乐团办得比较成功,同样学员毕业后,再换新一批人,再重头开始。」

他指出,新加坡和台湾有社区联络所,政府资助联络所推动华乐。我国没有类似联络所,学生毕业后没有发挥平台,学华乐成为学生时代的回忆,家长会问学来做什么?

因此,他例举如檳州华人大会堂,可以成立半专业华乐团,让已经有底的毕业生延续华乐生涯,学员出外表演获享津贴。

赖亚来也是檳华女中、协和国民型中学、菩提国民型中学、钟灵独中、孔圣庙中华国民型中学及居林觉民国民型中学特聘华乐导师。



冀华基政党帮助

他坦言,没跡象显示政府会支助华乐团,惟他希望执政的华基政党能在官方寻求一些突破,如爭取多一些官方场合表演的机会。

「华乐很少在官方场合表演,除非是要展现三大民族特色,或者新年活动,才穿插华乐客串一下。」

他认为,家长在推动华乐可扮演促进角色,台湾的乐团有家长后援会,学生家长义务协助乐团,出钱出力,但我国一些家长认为由学校来做就好。

「有的家长舍得买钢琴给孩子,却不舍得买华乐的乐器给孩子。」

歌曲方面,赖亚来的观点是,华乐要普及,不能排斥演奏流行歌曲,太高格调的曲子听眾听不懂、不能投入,如何推动华乐?

「这里的环境还不太适合太高格调、太艺术化的曲子,一场演奏会可以穿插一二首流行歌曲,比如《小萍果》,大家都很喜欢。」

大乐乐乐团融合传统及创作

雪州蕉赖大乐乐实验乐团的风格独特,多变的曲风融合传统及创作,再加上自然流露的超强亲和力,让听眾惊嘆,原来华乐可以让人感觉这么年轻化、舒服。

该乐团艺术总监林绣洁表示,大乐乐实验乐团创立于2003年,是一支业余实验乐团,团员大多数是在籍大学生,也有大学毕业生、中学生及上班族。

她说,乐团较少传统音乐,反而融合很多的创新音乐,包括戏剧与音乐结合、现代舞与音乐结合,给听眾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感染力。「我过去曾在传统的华乐团,认为传统的乐团有太多的包袱和限制。」

她分享,在一场音乐会后,一名听眾贴切形容该乐团:「华乐就一定要演奏『高山流水』、『十面埋伏』、『凤阳花鼓』或『喜洋洋』这类传统式的东方乐谱吗?非也,其实华乐可以演奏西洋电影『ForrestGump』的主题曲,也可以把美国乡村名曲『TakeMeHome,CountryRoad』改编得很东方化,更可以將我们非常熟悉的『RasaSayang』注入华乐元素……。」

该乐团是收费演出,团员可获津贴,但也有免费的下乡服务和慈善演出,招收的团员要有基本技术,热爱音乐及响往舞台表演,更重要的是態度。

设全国性组织 互相切磋提升

霹雳峇眼色海南香华乐坊导师陈忠山,我国若有全国性华乐组织,將有利于大马的华乐发展。

他说,在七八十年代,有人提议过全国性组织,惟不成功。现况是各自发展,即使是区域组织也少,檳城则有个北马华乐协会。

「若有全马的组织,各方面比较能够统一,现在每个地区在教材各方面不一致,而且,有全国性组织,可促进各州华乐交流与联谊,互相切磋学习。」

他表示,我国华乐一般都是向中国取经,採用中国的乐谱,有全国华乐组织,可匯集人才,创作本地风格曲子等。「同时,一旦有全国组织,可以团结和凝聚全马华乐界的力量,可望获得政府的重视,或通过华基执政党在內阁爭取资助或拨款,华乐发展的步伐会更快。」

不过,他坦承要成立全国性组织仍有挑战,包括各华乐团要摒弃狭隘门户观念。

陈忠山于1973年与一批朋友在太平华联校友会成立华乐团,义务指导,並于1990年协助成立太平华联国民型中学华乐团,以及举办「箏乐晚会」筹募购买乐器基金。

他告知,隨著时代的前进,华乐也走向商业化,如此,华乐发展才能更专业,学员有系统学习。

他说,早期华乐的发展相当艰苦,靠民间组织和学校推动,华乐老师多是业余,只领象征式津贴,有者义务教导,奠下今日欣欣向荣和普及化的根基。

他表示,商业化则从事华乐工作者有收入,才能维持各项开销,如没有收费,如何长远教下去,这个模似就如西乐的商业化。

鼓励报考分级考试提升水平

霹雳太平乡韵民乐学院院长陈守娟表示,为提高学员的演奏水平和加强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报考华乐分级考试。

她说,在大马,大多数是报考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海外分级考试,今年是第26届,早期少人报考,最近几年较多。

「考级教材採用中央音乐学院各专业的考级教程,通过考试学员可了解自身的程度,学习的路是否正确,还存在那些问题,如何改进等等。」

她说,该中央音乐学院每年在我国各大城市举办考试,由考官提供专业和权威的水平鉴定与考核工作,及格者获颁发该院校外音乐水平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初级学起打稳基础

「考级项目包括各声部乐器,各专业演奏水平定为1至10级。」

陈守娟也是太平华联独中、高渊东姑阿都拉曼国民中学及太平达鲁力端国民中学华乐团导师。

她说,新加坡、中国和台湾很多从五六岁就开始学华乐,从初级学单一乐器,基础打稳,约至第5级才可加入乐团,这时,乐团水准就很高。

她坦言,中港台和新加坡的乐团已达专业水平,有专业乐团,团员享有薪酬,大马未有专业乐团,只有余业或是课外活动的乐团。

「大马则很多学员从中学才开始学,至今,整体水平属中等,参加等级考试,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华乐水平。」

她说,我国有很多国人赴中国进修华乐和毕业回来,多数只专某个乐器,二胡、古箏很多,但是,嗩吶和笙少人进修,所以,个別人士可达专业水平,惟难以培训整支专业乐团。

她表示,有的乐器很贵,乐团负担不起,局限了演奏歌曲,经济较宽裕的乐团乐器充足,可演奏比较现代的歌曲,有的乐团缺经费买乐器,只能奏传统曲子。

2015年6月14日星期日

2015年6月13—14日华总国油杯华乐合奏大赛

华总国油杯华乐合奏大赛
日期:2015年6月13—14日
地点:国油大学
宗旨:提升团员的演奏能力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于6月13日及14日参加由華總與馬來西亞國油大學攜手舉辦的全國華樂盛會――“華總國油杯”全國音樂及藝術表演賽。此次比赛无疑让团员们获益不浅。



此次比赛由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的苏英华老师与何蔚翔老师带领70位团员前往怡保国油大学参赛。当天,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于凌晨二时三十分出发怡保国油大学,并在早上8时抵达目的地。过后,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团员也陆续进入比赛会场。

这次的比赛,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所演奏的歌曲为《剑魂》。比赛结束后,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也在台下拍摄大合照,作为纪念。

在晚上7时30分,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也重新回到会场,参加由国油大学所举办的颁奖典礼与文娱表演,名为“旋竹苑”。此活動協辦單位也包括吉打州華人大會堂和霹靂中華大會堂,出席者包括華總署理總會長拿督锺來福、國油大學副校長莫哈末諾羅斯里、學生事務部主任達哈、霹靂中華大會堂會長拿督蔡偉強、吉打州華人大會堂文化組主任王孫文、“旋竹苑”籌委會主席巫昱瑩及國油大學華樂團主席藍俊迪。在華總署理總會長拿督锺來福以及國油大學副校長莫哈末諾羅斯里的致词下,为这场交流会掀开了序幕。席上,國油大學華樂團、吉打州華人大會堂禾樂實驗樂團、雙溪大年新民國民型中學華樂團及吉打吉華國民型中學華樂團分別呈獻華樂演奏。颁奖典礼上,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也在此次比赛中荣获银奖。这场颁奖典礼于晚上11时30分结束。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也于6月14日早上8时起程返回麻坡,并于下午4时抵达麻坡中化中学。

这次的比赛让团员看到了许多的不足,惟有更加努力,才能在来届的比赛中更上一层楼,感谢全体师生的协助与努力。

2015年6月4日星期四

2015年6月4日马六甲培风中学华乐团与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交流会

时间:2015年6月4日
地点:学校
宗旨:促进两校友团的关系

来自马六甲培风中学华乐团与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于本月4日举办了一场两校的华乐交流会。此次交流无疑让双方都获益不浅。

马六甲培风中学华乐团于上午九时三十分抵达麻坡中化中学,并在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团员们的热情欢迎下在活动中心开始这场交流会。

在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和马六甲培风中学华乐团的导师和教练的致词下,为这场交流会掀开了序幕。过后,学生代表上台致词。两校华乐团也交换纪念品以示友好。开幕仪式后,麻坡中化中学与马六甲培风中学也在羽毛球场拍摄大合照,作为纪念。



这次的交流,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演奏了《剑魂》,而马六甲培风中学华乐团也带来了轻快悦耳的《茉莉花》回馈麻坡中化中学。之后,两校华乐团在谢培根老师的指挥下联合合奏《北京一夜》。

合奏完毕,两校的学生进行各组交流,以增进感情及了解各校的练习情况。这场交流会于下午一时三十分正式结束。

感谢全体师生的协助与努力,使得这场交流会能举行得如此圆满。

2015年6月1日星期一

2014年5月30日—6月1日生活营——《咒》

日期:2014年5月30日—6月1日
地点:学校
宗旨:促进团员的感情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于2015年5月30日至6月1日举办了一场生活营,营名为《咒》。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举办这次生活营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团员们之间的感情。为了能让这次的生活营能更顺利的进行,所有生活营的筹委提早一天入营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及试玩康乐游戏。

第一天早上,每位筹委早起准备,只为了能让团员们有一个难忘的生活营。九点开始,团员们就陆陆续续地到来。九时三十分正,筹委们把团员们集合在乐室以进行开幕仪式。各组筹委在开幕仪式上自我介绍并告诉团员们生活营中必须遵守的条规以及宣布组别名单。开幕仪式后,大家便移步到草场进行破冰游戏。这次的破冰游戏是以大组的形式进行,并未分组,目的就是为了让团员们熟悉彼此。进行了长时间的破冰游戏后,便是午餐时间。午餐后,团员们为了赶上音乐会进度以及为即将到来的国油杯比赛非常勤奋地练习。

过后,团员们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康乐活动。一开始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各组设队名及队呼。接着,跑站时间开始了,每一站将有两组对决争夺最高的分数。团员们尽全力夺得最高的分数以赢得属于他们自己的冠军。进行了大约两小时多的康乐后,就是让大家享用晚餐的时间,这段时间大家能够吃饱后就休息或洗澡。过后,有些团员准备出席二十四节令鼓的公演而另一部分的团员则留在乐室看电影。十时正,大家在篮球场进行严肃的传承。这次的传承跟以往不同,经过筹委们讨论后决定以饼干支进行此仪式。传承的意义在于如何让团员珍惜乐团和如何将乐团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接下来就到了团员们非常期待的夜间游戏,这次的夜间游戏是寻宝。看着各组组员配合地享受游戏,可见他们是多么地团结啊。随着游戏的结束,今天的活动便到一段落。

第二天一早,大家被纪律响亮的哨子声给唤醒。梳洗后,康乐便带着大家做早操、跳康乐舞。早操后,大家便到食堂用早餐。用完早餐后,又到了练习时间。练习了两个小时半,大家也饿了,我们便到食堂享用午餐。接着,康乐宣布昨晚寻宝游戏的优胜队以及答案。接下来就是团员们发挥演技的时刻,这次的主题主要是把所筹到的题目改版。团员们还真会搞笑把大家逗得乐不可支。美好的时间总过得非常快,一转眼就过去了。然后就是团员们一小时的休息时间。再来就是晚餐时间,这次的晚餐是团员们吃得最多的一次,所剩的饭菜也不多。七时三十分,团员们准时地进到乐室合奏。接下来就是此次生活营的重头戏—《侦探游戏》,这也是筹委们展现演技的时刻。进行至深夜的刺激的侦探游戏,团员们不但不埋怨累反而积极、集中精力注意每一幕的细节。揭晓侦探游戏后就是准备就寝的时间了。

第三天一早,各位团员都睡到自然醒。梳洗后,大家一同进行大队接力。之后,大家到食堂用早餐。用完早餐后,大家便到交通岛拍摄大合照。拍完大合照后,大家到乐室集合观赏PPT,有些团员看着照片哈哈大笑,有些则与朋友议论着照片。接下来,到了颁奖时间。就这样,随着颁奖完后,生活营也就此圆满结束。

2015年2月16日星期一

2015年2月14—15日~迎新会

华乐团于2月14日至15日,举办为期两天一夜的迎新会,让陌生的团员融入乐团以建立团员们之间  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且让乐团更有凝聚力。参加此次迎新会的人数约为80名,其中包括新生18位。
       2月14日中午,当所有团员都到齐后,迎新会康乐开始分康乐小组,康乐小组都由不同年龄的团员在一组。当团员们都简单地相互认识后,便一起到食堂用餐。用餐后,团员们陆陆续续回到乐室。迎新会主席办了一个简单的开幕礼,全部负责此次迎新会的筹委都自我介绍,已让新生们能够认识。紧接着,便是为时两小时的练习与合奏时间,以让新生更加了解乐团。
      练习结束后,便到了大家都期待已久的项目——破冰游戏。康乐进行了不少破冰游戏例如萝卜蹲,抢新娘等。游戏期间,欢乐的气氛成功打破了团员们之间尴尬和沉默的感觉。此破冰游戏让团员们的感情升温和增进彼此之间的认识。在此期间,宣摄也拍下不少团员们的笑脸以作为纪念。到了晚饭时间,所有人都一窝蜂冲到食堂享用晚餐。
      晚餐时间结束后,所有团员都开始盥洗。接着,干劲十足的他们便开始了为期两小时的康乐游戏。康乐游戏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促进团员们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彼此的默契。大约晚上9时30分,营歌便开始等着所有团员的到来。大家都非常卖力的跳着与唱着,将之前的疲惫都忘得一干二净。过后,当所有人都梳洗完毕后,大家便纷纷就寝了。
      隔天一早,当跳完充满活力的早操歌后,全部人都到食堂享用早餐。紧接着,团员到草场进行游戏,例如拔河,接力赛等。这些项目都能增加团员们之前的配合度和团结能力。游戏结束后,全部人一起拍了几张令人留恋的大合照。接着,回到乐室后,开始进行颁奖仪式。仪式后,团员们便开始分享这两天的心得和所学到的东西,其他人都非常专注的听讲。中午12时,闭幕礼结束后,所有团员都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家,大家都纷纷期待着明年的再见。

2015年1月10日星期六

2015年度执委会名表

艺术顾问:李克华老师
指导老师:苏英华老师
学会导师:何蔚翔老师
弹拨声部老师:沈得信老师


团    长:黄雪滢
副团长:蔡辉益
总    务:颜威豪、黄运达
纪    律:刘嘉仪、林宝燕
文    书:陈纬静、林靖轩
资    料:苏春民、罗秀渟
保    管:余佳敏、陈涵芊、陈素恩
康    乐:颜祖仪、朱雯芳、洪祥华
福利兼宣传:洪欣秀、邱宇胜、蔡宇涵
卫    生:黄芷莹、林鼎盛、苏星洁
财    政:杜依霖
查    账:陈芊斈

2014年12月20日星期六

2014年12月19日音乐会——《乐语新声》

当天晚上7时半,华乐团举办了一年一度的音乐盛会。

此次音乐会名为《乐语新声》,代表着本团将以创新及多元的“声音”来呈现多首各具特色的曲子,展现华乐多样性的艺术面貌。当晚大约有800名嘉宾朋友们到场支持。

音乐会一开始就由苏英华老师指挥澎湃且激动人心的《东北风》一曲,点燃开幕的响炮,引起全场热烈的反应。而后,又有学生指挥刘小蜜同学带领乐团演奏旋律优雅动听的《丰年祭》,缓和了上首曲子激动的场面,让观众们感受台湾当地的原住民举行祭祀活动时,那欢乐的情景。

这次的音乐会不只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我们也融合了西洋曲目,使音乐会更具多元化。在这场音乐会上,本团共演出了三首重奏曲,分别代表了世上其中三种类型的音乐。其中,本团的笛子组呈现了一首以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战争作为背景的《野营路上》。而琵琶组则演奏了一首由西方古典音乐家——莫扎特编写的《小星星变奏曲》。本团的中阮及柳琴组在音乐会的下半场也毫不逊色地演奏了一首美国流行音乐《雷格小品二首》。

每个人都有家,精彩的节目之外,我们也需要感受家的温暖。本团初中团员在学生指挥刘小蜜的指示下,演奏了首旋律优雅的《家》,让到场的观众沉浸于一片温暖中。

本团还有个新尝试,就是让柳琴与西洋木琴一起演奏一首神秘且幽默的协奏曲《Cat’s 无言歌》,把中西方乐器的交流推上另一个尝试。领奏者陈洁思同学与颜威豪同学默契地演奏,获得不少观众的青睐。

中场休息后,今年如往年颁发华乐毕业证书致各位高三毕业生,也特颁发长期服务奖予积极参与活动的“华乐分子”。他们都是高三华乐人,自初中加入乐团后,一直为乐团贡献,拥有热爱华乐的精神,是学弟学妹的最佳榜样。

为了突显此次音乐会的主题,本团更是突破以往,将华乐与舞龙的表演形态结合起来,呈现一首旋律激昂的广东民间乐曲——《赛龙夺锦》。该首曲子我们与巴东潮州会馆妇女组的“千年巾帼舞龙队”联合演出,在学生指挥陈洁思同学的指挥下,团员们精彩的演出,让到场的嘉宾们沉醉在充满中华民族艺术色彩的气氛中。

除此之外,本团也首次与麻坡音乐才女——郑雪洁小姐合作演出两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名歌金曲,分别是《采茶》和《玫瑰玫瑰我爱你》,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接着,独奏者蔡正贤同学演奏了首名作曲家——久石让的经典歌曲,电影动画《龙猫》中的片尾曲《风的甬道》,大提琴低沉、饱满的声音,让观众听了后都回味无穷。

在不断的创新之外,本团也不忘保留传统,团员们在学生指挥陈佩媵的带领下,为观众们演奏了一首新春时节的喜庆歌曲——《春节序曲》,让观众感受演奏者们的快乐,也让他们回顾了华乐的经典。

在最后的压轴,本团再次勇敢尝试,以一首由算盘的敲击声编织成曲的《算盘回旋曲》,把音乐会带上另一个高峰。这首曲子分为四个段落,称“喜、怒、哀、乐”,我们特别加入了戏剧成分,在两位优秀的算盘领奏者,苏春民同学及张文亿同学精湛的演出下,为观众们带来听觉上及视觉上的享受。接近曲子尾声的时刻,两位算盘领奏者更是喜气地到观众席上派糖,让台下观众与台上演奏者们之间亲切地互动。最后一首曲子奏完后,我们回应了观众们的要求,再次演奏了两首曲子——《雷电波尔卡》及《圣诞铃声》为音乐会拉上完美的落幕。

2014年12月12日星期五

转载自中国侨网:大马中学开创新音乐会 华乐结合舞龙算盘敲击成曲

转载自中国侨网(http://www.chinaqw.com/zhwh/2014/12-12/29710.shtml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与巴冬千年巾帼龙队,两者将首度携手搭配表演。(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千年巾帼龙队动感澎湃的舞龙表演。(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中国侨网12月12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华乐与舞龙都是华人悠久的文化艺术,但两者的表演形态却是截然不同;华乐悦耳悠扬,舞龙动感澎湃,当两者融汇为一,将会激发出什么样的艺术火花呢?
  马来西亚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乐语新声”音乐会将突破传统,踏出创新一步,毅然将华乐及舞龙的表演形态相结合,为民众呈献耳目一新的华乐演奏。音乐会将于12月19日在该校大礼堂掀开序幕。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今年度音乐会的主题为“乐语新声”,代表着该团要以创新及多元的“声音”来传达音乐语言,展现华乐多样性的艺术面貌。
  巾帼龙队搭配演出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导师苏英华表示,华乐及舞龙的结合,是一项相当大胆的想法,最初衍生此概念时,他也不确定能否行得通,但为了突显今年音乐会的主题,该团最终决定勇敢地踏出这一步。
  他指出,巴冬潮州会馆妇女组的“千年巾帼龙队”形象鲜明,由妇女所组成的龙队,更彰显出华裔对于中华艺术的热爱与坚持。因此,华乐团特别邀请该龙队为华乐演奏搭配表演。
  他说,该首曲子是广东民间乐曲《赛龙夺锦》,描述端午节庆时,民间举办赛龙舟欢腾热闹的气氛,以舞龙搭配演出,更能衬托出整体的感官体验,是今年音乐会备受瞩目的看点之一。
  擦出新艺术火花
  千年巾帼龙队教练许佑文透露,当初与苏英华洽谈时,他也认为此次是一项相当艰巨的挑战,因为要将舞龙的律动感融入华乐之中,两者的搭配并非易事。
  虽然任务极具挑战性,但许佑文相信,一旦华乐及舞龙的排练成功后,届时就能展现出全新的中华表演艺术了。
  “此次是中化华乐团一年一度的音乐盛会,虽然面对新挑战有压力,但这也是进步的动力,两者才能激发出新的艺术火花。”
  积极练习磨合
  千年巾帼龙队队长林合珍则坦言,最初的排练情况相当不理想,团员们都认为华乐和舞龙几乎不可能相搭配。
  她说,有赖于许佑文和苏英华的坚持精神,加以讨论及改进,如今的舞龙套路已流畅多了,团员们演练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身为参与艺术表演的一员,我们都期盼中化华乐团的音乐会能为观众带来最美好的听觉及视觉体验。”
  算盘敲击成曲难度高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团长钟彩婷表示,在“乐语新声”音乐会中,其中一首《算盘回旋曲》,是以算盘的敲击声编织成曲,是相当高难度的非传统华乐演奏曲。
  筹委会主席陈敏敏表示,当晚将会呈献13首乐曲,曲目类别包含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让民众欣赏丰富的表演层次。
  音乐会学生指挥刘小蜜则表示,团员们目前正加紧练习彩排,以期在演出当天能交出最完美的演出表现。

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

2014年度执委会名表

艺术顾问:李克华老师
指导老师:苏英华老师
学会导师:何蔚翔老师


团    长:钟彩婷
副团长:蔡辉俊
财    政:陈敏敏
查    账:蔡辉义
总    务:苏春民、张宇健
纪    律:黄芷莹、陈涵芊
文    书:刘洁仪、郑舒涵
资    料:徐嘉嘉、刘嘉仪
保    管:陈佩媵、颜祖仪、丘丝盈
康    乐:黄运瑜、黄雪滢、颜威豪
卫    生:曾勇智、洪欣秀、黄运达
福利兼宣传:刘葳、王威铭、朱雯芳


乐团团史

乐团团史

成立日期: 1971年2月



宗旨: 

  • 培养同学对华乐的兴趣与认识,提供同学良好的课外活动
  • 培养及教导同学对音乐方面的认识及演奏技巧,籍以推动华乐的发展
  • 培养同学的纪律及爱校的团体生活






活动内容: 
合奏课,平时有各乐器组练习、乐理课、音乐欣赏课、音乐会、交流访问、训练营等。

历史事件:

1971年2月中旬,在罗微光校长的倡仪组织下成立华乐队,聘请启智书报社华乐团指导老师苏启明为指导教练,承校方拨款添购乐器,分成弹拨、拉弦、吹奏、敲击四组进行练习;10月17日,于我校校友回校聚餐晚会上初次登台客串一首乐曲;年底游艺晚会上呈献三首乐曲,并为两支舞蹈作现场伴奏。

1972年,5月中旬成立民歌组,由本队华乐小组伴奏;7月1日校庆的国餐宴会上,客串演奏二首乐曲,获州务大臣及在座数百名嘉宾报以热烈掌声;至今共有近百名队员。

1974年,5月下旬参加马来西亚广播电台新山分台主办的全柔丝竹演奏比赛,荣获全柔冠军,并代表柔佛州到吉隆坡参加全国赛荣获亚军。同年,添增一个倍大草胡,十把二胡,及品质较好的大鼓;至此,各主要乐器已相当齐全。

1976年,受我国电视台之邀,赴吉隆坡录摄电视华乐节目;受居銮中华总商会庆祝周年纪念之邀演奏。

1980年,举行10周年纪念演奏晚会,邀请麻县各华乐团体参加,互相观摩交流。

1981与1982年,参加新山宽柔中学主办第一、二届全柔独中文娱观摩会。

1984年,访问马六甲培风中学华乐队。

1985年,代表本校参加董总录制的全国独中介绍影片;举行15周年纪念演奏会。

1986年,访问新山宽柔中学华乐队及居銮中华中学华乐队;8月4日,举行训练营。

1987年,参加马六甲培风中学举办第一届柔甲独中华乐观摩会;8月29日举行演奏会“华韵悠扬之夜”。

1988年,12月28日,宽柔中学华乐队到访

1989年,6月30日至7月1日,中化77周年校庆恳亲晚会呈献华乐大合奏《茶山新歌》、《钢花四射》,琵琶独奏《阳春白雪》,笛子独奏《喜讯》;7月23日,参加假槟州华人大会平章会馆(现槟城华人大会堂)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中学生华乐独奏比赛,队员苏忠豪荣获拉弦组安慰奖,弹拨组方面,张毓洪荣获殿军、苏忠汉与苏明思荣获安慰奖;7月26日至28日举办假日营;11月参加新山宽柔中学主办第二届柔甲华文独中华乐观摩会。

1990年1月6日,举办19周年纪念演奏会“溢水乐章”。《溢水乐章》一曲为高三队友吴炎昶所作;5月间,配合吉隆坡中央艺术学院音乐系巡回演出,与合唱团共同协助主办“扬乐交流会”;6月29日,中化78周年校庆恳亲晚会呈献华乐大合奏《武术》、《玻利维亚舞曲》,扬琴独奏《双手开出幸福泉》,笛子独奏《牧民新歌》。

1991年6月23日,参加假亚罗士打璇宫戏院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华乐独奏比赛,队员李兴军荣获吹管组安慰奖,苏忠汉与苏明思荣获弹拨组安慰奖,拉弦组方面苏忠豪荣获亚军、许智平荣获安慰奖;6月28及29日,中化79周年校庆恳亲晚会呈献华乐大合奏《华夏之光序曲》、《摘苹果的时候》、笛子独奏《水乡船歌》;8月23日参加居銮中华中学主办第三届柔甲华文独中乐华观摩会。

1992年,4月参加槟城华人大会堂青年团举办第三届全国中学生华乐节;11月举办第四届柔甲独中华乐观摩会,并联合五校举行华乐演奏会“泻音心泉”;12月21日,举办21周年纪念演奏会“华夏之光”;正式易名为:华乐团。

1993年11月14日至17日,举办第一届巡回访问,受访对象包括关丹潮州会馆、而连突福建会馆、吉隆坡中华中学华乐团。

1994年5月28日及29日,参加由峇株华仁中学华乐团主办第五届柔甲华文独中华乐观摩会;8月12日至13日,中化82周年校庆: 方正楷体简体;"> “游于艺”文娱晚会,与管乐团、舞蹈社、合唱团共谱“十五的月亮”。

1995年3月,参加槟城华人大会堂青年团主办第四届全国华乐节,会员黄国兴、苏英华、张思运分别荣获弹拨组及吹管组优秀奖;12月27日,庆祝建团24周年举办演奏会“泽之续”。《泽之续》一曲为团员蔡雅仙所作。

1996年,5月29日及30日,参加马六甲培风中学主办第六届柔甲独中华乐观摩会;12月23日,庆祝建团25周年举办演奏会“溯源•廿五”。《溯源•廿五》一曲为团员吴炎昶所作。

1998年,参加新山宽柔中学主办第七届柔甲独中华乐观摩会;庆祝建团28周年举办演奏会“异域龙脉”。

1999年,举办第二届巡回访问,受访对象包括而连突福建会馆、吉隆坡中华中学、循人中学、巴生兴华独立中学华乐团。

2000年,参加居銮中华中学主办第八届柔甲独中华乐观摩会;庆祝建团30周年举办演奏会“心籁•龙傲”。

2001年,主办第一届内部观摩会。

2002年,举办第九届柔甲独中华乐观摩会“驰骋情迹”;参加雪隆区海南会馆主办全国华乐合奏比赛;庆祝校庆90周年,与合唱团联办音乐会“璟音•吰”。

2003年,举办第二届内部观摩会;举办演奏会“优吟聚”。

2004年,参加峇株华仁中学主办第十届柔甲独中华乐观摩会;参加雪隆区海南会馆主催“全国华乐大赛”,荣获优秀奖。

2005年,庆祝建团35周年举办演奏会“夏弦悦”。

2006年,3月13日与新加坡博理中学联办巡回演奏会“琴韵聚”;12月17日参加雪隆区海南会馆主办全国华乐合奏大赛,荣获优秀奖。

2007年,12月22日联合本校合唱团、凯歌合唱团,举办37周年团庆音乐会“隽漾族情”,融合华乐、合唱、领唱方式,演出中国四大名著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葬花吟》。

2008年,12月6日举办以介绍华族乐器为主的中小型音乐会“华族乐器知多少”;12月18日举办旅行访问“一起开始的旅程”,交流对象包括大山脚日新国中、吉隆坡尊孔独中。

2009年, 6月台湾中正中学国乐团到访交流。庆祝建团39周年举办纪念音乐会“琴吟思季”。

2010年,迈入四十周年系列音乐会:《走入竹笛的世界》、《狂恋提琴》。同年,参加了由笨珍培群独中主办的第十三届华文独中华乐观摩会。同年8月,教导我们40年的苏启明老师逝世。年尾成功举办第四届巡回旅行访问《忆趟全家的回忆》。

2011年,,1月举办《第四十乐章音乐会》。7月30为纪念苏启明老师而举办的《苏启明老师纪念音乐会》。12月17日第一次成功举办戏剧结合华乐的音乐会《小不点的童话梦》。

2012年,6月5日参加了由居銮中化中学举办的第14届华文独中观摩会。6月30日参与中化百年校庆艺术采街活动。7月1日中化百年校庆万人宴上由团员与团友百人乐队联合演出《龙腾虎跃》。8月假期期间,举办第一届器乐演奏培训课程,邀请了8位新马知名专业华乐工作人前来指导,提升团员对乐器的掌握能力。12月22日成功举办了《乐之翼》音乐会。

2013年,4月28日台湾光復小学国乐团到访交流。6月8日,举办弹拨组集训营。9月7日到吉隆坡参与广肇会馆主办的全国性庆典演出。12月15日举办《蓝色的思念--感恩音乐会》。12月18日年尾成功举办第五届巡回旅行交流《奔放》。

2015年,12月12日举办第四十四届音乐会《倾敬》。12月16日成功举办沙巴交流会《辉机辉高高》。

2016年,3月13日与利丰港培华独立中学进行交流;4月16日庆祝45周年团庆《归巢》;5月30日与台湾碧华国中国乐团交流;6月3日-5日参加由本校举办的第16届柔甲独中华乐观摩会;6月11日与芙蓉振华二校交流;6月24日及25日参加校庆《汇剧》。12月16日举办《音之无时,乐之无界》。

2017年,3月21日成功举办台湾交流《春分》。6月3日协助新加坡著名笙演奏家余昌松老师举办世界笙乐器展和笙专场音乐会《非同簧响》。7月14日与台北国语实验小学和中正国中联合举办《乐》。7月29日与台湾敦化国中国乐团交流。12月14日台南南华大学冯智皓教授到访交流。12月15日举办常年音乐会《印象华乐》。


学会导师:何蔚翔老师

指导老师:苏英华老师

目前会员人数: 132人

2014年10月2日星期四

2014年训练营《创强》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于2014年9月15日至17日在校内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训练营。训练营的筹委都留校开了数次的筹委会议,并举办了一个简单的筹备营,以为训练营做好准备。
15日当天早上,筹委们一大早就起身准备好迎接团员的到来。上午9时30分,团员们都到齐了,我们便在活动中心进行分组。然后,我们就在大乐室进行一个小小的开幕仪式,介绍了训练营的筹委,并告诉团员训练营期间需注意的事项。约上午10时45分,练习时间就开始了!团员们都积极地把要考级的曲子练得更好,以便在第二天指导老师前来教导时能获得更多知识和弹奏技巧。中午12时就是午餐时间,在食堂享用午餐后就到活动中心集合。午餐之后,当然是继续我们的练习时间了!一直练习到下午5时,团员们就迎来了他们最期待的康乐时间!


这是一场分组接力游戏,一个组员需完成自己的任务再把棒子交给下一个组员去进行下一个任务。团员们在这两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内玩得不亦乐乎,练习时的紧张心情也稍稍放松了。玩了游戏后营员们也累了,就到食堂享用晚餐,再回各自的寝室休息一会儿。晚上7时30分,就是练习和合奏的时候了!团员们除了准备各自考级的曲目,同时也在为年底的音乐会做准备,努力地把音乐会曲目练好。进行了三个小时的练习后,训练营首日的活动就结束了。营员们享用了膳食准备的宵夜后,就盥洗就寝了。

严肃!!!

     
老师们好!~
第二天早上7时30分,营员们就迎着早晨的朝阳,在纪律的带领下开始了布操练习。步操是整顿乐团秩序的重要环节之一。步操联系后,营员们就去享用早餐了。早餐后,训练营期间特别邀请的指导老师也到了。这次训练营的指导老师阵容非常强大,每个乐器组都有各自的专业导师,如下:
二胡组:谢焕斌老师
低音组:吴鸣远老师
敲击组:蔡素婷老师
琵琶组:沈得信老师
扬琴组:林倪娜老师
柳琴组:蔡美琳老师
中阮组:王仙福老师
笛子组:刘梓杨老师
唢呐组:张楚和老师
笙组     :林国荣老师
指导老师都到了,当然是争取时间即可开始练习了!练习时间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30分。当然,期间也有一个小时的午餐和休息时间。练习期间,团员们都仔细聆听老师的教导,并通过老师指导的弹奏技巧修补乐曲的不足之处,团员们有不明白的问题都会虚心地向老师请教。练习时间后,团员们就有一个小时半的休息时间补充能量。练习结束后,指导老师们也都离开、回去休息了。团员们趁老师还未离开的时候,都把各自精心准备的礼物送上,以感谢、感恩他们的教导。休息了、用过晚餐之后,当然就是练习及合奏的时间了!一整天的活动及练习,营员们都很累了,所以合奏时间结束后,大家就去休息了。
第三天就是最后一天了,营员们享用早餐后就去准备上午9时30分开始的成果发表会了。这次的成果发表会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呈现成果的营员。被抽中的营员都在团员面前演奏考级曲目。经过老师们的教导,团员的演奏技巧都进步了不少。有报考中央音乐学院乐器分级考试营员都被指定演奏他们的考级曲目。最后,就到了闭幕仪式。营员们欣赏了宣摄精心准备的视频,回顾训练营期间的活动。乐团负责老师、训练营主席、副主席、几位高三的学长学姐,都有上前发表感言并勉励团员努力练习。中午12时30分,这次的训练营就正式结束了。



认真演奏中……
相信营员们都通过这次的训练营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也从指导老师的教导中学会许多演奏技巧,并且度过了一个有益又有趣的假期训练营。
创造更强大的乐团!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014年 生活营 《钟》

        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于2014727日至29日期间举办了一场名为“钟”的生活营。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举办这次生活营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团员们之间的凝聚力及让新生能更快的融入华乐团。为了能让这次的生活营能更顺利的进行,所有生活营的筹委都提早一天入营准备隔天早上在开幕仪式所要告诉团员们的条规或分组名单。


隔天一早,各组筹委都起得很早,只为了能让团员们有一个难忘的开幕仪式。九点开始,团员们就陆陆续续地到来。九点三十分的时候,筹委们便把到来的团员们集合在乐室以进行开幕仪式。此次的开幕仪式共有九组筹委出来报告。开幕仪式过后,大家便移步到草场以进行破冰游戏。这次的破冰游戏是以大组的形式进行,并未分组,目的就是为了让新生能更快的融入旧生。历时一个半小时后,就到了正式分组的时间。此次的分组不仅让新生感到陌生也让更多的旧生有更多的机会能接近新生。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便是午餐的时间。午餐后,团员们就必须进行一个半小时的练习时间以赶上音乐会的进度。

过后,团员们就要以组别的形式进行活动。一开始的活动便要考验团员们的演技。大约两小时后,就是让大家休息的时间,这段时间大家可以去休息或洗澡。休息后,便是晚餐时间。晚餐后就是练习时间。练习时间后便是令大家很是期待的游戏时间。一个半小时,大家便要进行严肃的传承。这次的传承跟以往的有点不太一样。为了不让大自然再受污染,团员们便想出利用烟花棒代替火把,这样既不会对大自然造成影响也不失传承的意义。传承的意义在于如何让团员珍惜乐团和如何将乐团一代一代的传下去。随着传承的结束,今天的活动便到此结束。

第二天一早,大家便被纪律那响亮的哨子声给唤醒。梳洗后,康乐便带着大家做早操。早操后大家便移步到食堂用早膳。用完早膳后,筹委们便给于团员们足够的时间继续完成他们所要呈现的表演。两小时后,就是团员们献上他们所辛勤排练的成果了!此次的表演也请来了三位评审那就是苏英华老师,何蔚翔老师和蓝正勋学长。三位评审对这次的表演都给于很棒的评语。表演后又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吃完午饭后就是合奏时间。合奏的时间过得非常快,一转眼便过了。合奏后,团员们便要迎来此生活营最为刺激的跑站游戏。此次的跑站游戏共有六站,每一站用时三十分钟。团员们都要尽全力夺得最高的分数来赢得属于他们自己的冠军。三个小时后,每个团员都筋疲力尽筹委也不例外。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半,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自由时间。团员们能去洗澡或休息。休息后,又到了晚餐的时间了。这次的晚餐是团员们吃得就多的一次,所剩的菜也不多。晚餐后,就是练习时间。这次的练习只练了半个小时左右,因为苏英华老师要让团员们能加深对华乐的认识所以他利用了练习时间来让团员们观看以往的音乐会的影片。看过以往的影片后,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各位旧生最为期待的侦探游戏。这次的侦探游戏进行到深夜,但团员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反而更集中精力的注意这每一个环节。侦探游戏后,便是回房睡觉的时间。深夜的来临也代表着今天的活动即将结束。

   第三天一早,各位团员都睡到自然醒。梳洗后,本来是要进行大队接力的但天空不作美下起大雨。团员们只好跟着筹委们做早操。做完早操后,大家便去到食堂用早餐。用完早餐后,大家便移步到交通岛拍摄集体合照。拍完大合照后,大家便被集合到乐室以进行心灵交流。首先,是由一些筹委出来发表过后便到高三生。就这样,随着团员们发表完意见后,生活营也就结束。

此次的生活营不止让团员们感到很开心也让筹委们获益良多。
~开幕仪式~学会导师~何蔚翔报告~

~开幕仪式~


破冰游戏咯!!!




~分组讨论时间~




用膳!



传承



大家一起做早操!


~演戏时间到~
啊!死了!
大家好!我是小叮当!



小游戏
小游戏
小游戏
小游戏






我们爱华乐团!!!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

2014年第十五届柔甲华文独中华乐观摩会《万马奔腾绕梁乐》报导

201462日及3日,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参加了第十五届柔甲华文独中华乐观摩会。此次观摩会的承办学校是利丰港培华独中,主题为万马奔腾绕梁乐。柔甲华文独中华乐观摩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柔甲九所独中的华乐团将齐聚一堂,互相交流。其他8所交流的学校分别是:麻坡中化中学、峇株巴辖华仁中学、马六甲培峰中学、新山宽柔中学、宽柔中学古来分校、笨珍培群中学、居銮中华中学以及永平中学。   

当天一早,各校华乐团便陆陆续续抵达利丰港培华独中。安顿好后,到达的学校便分秒必争地开始进行当晚音乐会的彩排。每间独中都准备了不同的合奏曲目,期待能在晚上音乐会时能让听众听出耳油。果然到了音乐会时,各所独中都将他们所演奏的曲目诠释得淋漓尽致,叫人拍手称好。演奏的曲目包括:《家》、《东北风》、《凤凰》、《Mandala》、《春节序曲》等等。

培华独中董事长陈苏潮在会上表示,华乐是华族传统文化,设立华乐团推动华乐的发展更是华文独中应有的职责之一。他指出,学生课业繁重,大部分学校只能安排一节音乐课,但学生们仍可从课外活动的音乐团体中获得更多音乐养分,培养音乐才华。

培华独中校长郭天平致词时亦表示,不论学校规模的大小,只要能上下团结一心,必能将大型活动办好。他说,刚开始接到承办柔甲华文独中观摩会时虽然也曾感到担心,但在全校同仁及其余独中的全力配合下,才使到这场观摩会顺利举办。他相信,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因为音乐是无国籍的共同语言,能陶冶人心,培养个人素质。

隔天,吃过早餐后,大家都依照指示在马路上拍大合照已作纪念。随后便依据各自的乐器组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可以让大家更了解各校的水平,不会自视过高,并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是一举两得。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久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麻坡中化中学华乐团的学生收拾好行李及乐器后,便搭乘巴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麻坡中化中学 华乐团的团员一致认为通过这次的观摩会,能让他们了解各校的演奏水平,并会再接再厉,努力练习,期待下届的观摩会为团争光。

~彩排~

移交大会旗,2016年将由本团主办

We are CHCO!